嘉宾:钟翀
签到时间:2023年12月9日周六13:40
活动时间:2023年12月9日周六14:00
集合地点:旧大南门址(光启南路中华路路口)
人数:30(名额有限,如需取消请至活动行app)
报名方式:活动免费,扫描二维码报名
按照日本史地学家矢守一彦的理论,如果将一座历史城市比作一个有机体,它在空间形态上一定具有四大“器官”——城市核、广场(或市场或中心商业区)、街路网及由其划定的街区、围郭及其附属设施。对于有关这四大要素的城市形态特色与发生史的解读,构成了对一座城市基本体格的基本认知。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的老城厢,是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为抵御倭寇入侵在黄浦江边筑起的城池,它左连新天地,右望陆家嘴,北临外滩,南接沪松“粮仓”,历经千年的发展。今天的老城厢平面格局与周边近现代新建城区大相径庭,这座形态发展迟滞的巨大的嵌入型“城中城”,是上海古城镇在其发展历程中各阶段残余构造的集合体。不仅呈现了上海城最早的原生态和城市历史的交错光影,也是江南古县城的一个典型样本。英国画家Elizabeth Keith木版画里的老中国 上海豫园,九曲桥20世纪60年代,英国城市历史地理学家康泽恩(M. R. G. Conzen)就城市形态学研究提出了一整套理论。在分析上海老城厢时,由于缺乏古地籍记录,以地图和古文献史料,重点开展以街道及街道系统、地块及其在街区中的集聚形态考察。本期城市漫步,邀请上海师范大学钟翀教授以形态发生学的手段,引领我们追索上海的城市历史形态和这座城市的原风景(proto-landscape),并藉此来验证、体会老城厢在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起源之初的深刻历史内涵与丰富时空层次。 乔家路区块:“历史形态框架”与各阶段历史地物的堆叠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秋,为防倭寇攻掠县市,上海县吏民日夜抢筑起一道周长5800余米的城墙,这种围郭构造带来的“形态框架”,对今天的城市形态发挥强有力的影响。今天老城厢东南的乔家路区块,留存了老城厢自宋至现代、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多种地物:包括宋代古树、明清园林宅院残构(著名的如徐光启族居、乔氏族居、梓园、宜园等)、近代的警钟楼(1927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起始点)等。明嘉靖筑城带来了城市内涵的显著跃迁,大量分散在乡间的地主、知识精英携带巨量财富迅速集聚到了相对安全且物流发达的围郭城市里来,上海的城市景观在其时就发生了深刻变化。“十三世纪以来空间粗放、‘野蛮生长’的上海县城,在明中晚期,经历了知识精英阶层推动的一轮卓有成效的空间塑造与升级。”到了晚明,传教士利玛窦看到的上海城是如此这般景象:与其说它是乡村,不如说是一座遍地是花园的城市,因为这里到处是楼阁、别墅和住宅区。……有很多学生和有功名的读书人,随之而来也便有很多告老还乡的官员,他们的宅院都很漂亮,但道路都很狭窄。这里的气候也非常宜人,因此人的寿命要明显高于别的地方,能活到八九十岁,甚至还有百岁老人。
上海城内豫园、日涉园、露香园三大园林的营建均发生在这一时期,与以明中叶以来苏州为代表的江南园林发展的兴盛期相一致。由唐氏旧园基础上改建而成的日涉园,由上海名宦陈所蕴邀请张南阳、曹谅及顾山师三位著名园林匠师先后主持,落成于万历二十八年(1600)前后,陈所蕴延请当时画坛名家绘制了日涉园三十六景图。该园名取自陶渊明《归去来辞》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之句。日涉园三十六景图(其一日涉园,明·林有鳞绘,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藏)曾经的老城厢,是上海人口最稠密、市肆最繁华的地区,也是上海的政治中心。老西门正式名称为仪凤门,此门面向正西方,旁设水门,肇嘉浜从此流过城内,出大东门入黄浦江。自元代设县到1927年成立上海特别市期间,以上海道署与县衙为主的政府机构一直在此。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明代名臣张鹗翼、陆深、潘允端、徐光启、书画大家董其昌,清代大学士陆锡熊、徽商胡开文都曾在老城厢居住或流寓,文庙亦在附近,是古代上海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信仰中心。这里也是上海商贸的起始之地,黄浦江一度帆樯如林,水上运输最兴盛时沿江有一百多个码头。童涵春国药号、万有全腌腊店、协大祥、宝大祥、信大祥棉布店、老饭店、德兴馆和老同盛南货店等名店及钱庄业应运而生。商业的发达,也涌现出商船会馆、潮惠会馆、三山会馆和四明公所等一百多个会馆公所。上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历了“上海务”“上海浦”“上海镇”“上海市舶司”“上海县”“上海城”等行政沿革和阶段性发展。“上海务”之称见于北宋熙宁十年《宋会要辑稿》,当时是专卖酒类的小镇。明中叶16世纪初,上海已发育为一座颇具规模的江南城市,当时有十几万居民居住在此。宋元时期,老城厢十一个坊全部建在由洋泾浜到肇家浜之间的濒浦或近浦地域,尤以自长生桥至益庆桥的跨方浜南北区域最为密集,可以推断当时的“城市核”应该就在益庆桥南、当时的榷场及市舶司以北一带(今方浜中路小东门段的旧城厢内外地带)。南宋董楷所作《受福亭记》提到该处系“一市阛阓之所”。今天的上海老城厢,虽历经民国初拆城与填浜,以及近年河南南路贯通与拓宽等改造工程,但由中华路、人民路围绕的梨形环路仍完整继承了旧县城的围郭格局,城内街道系统仍然大体维持着明嘉靖筑城之后的状况,而其中的方浜中路、复兴东路、侯家路、凝和路、乔家路等街道在位置、走向甚至曲度等细节上处处透露出老城厢乃至更早时代,城内方浜、肇家浜、侯家浜、薛家浜四大水系及其支流的古老形态。从民国时期上海老城厢地籍图可以印证,在方浜等原先的城内干流两侧,沿街排列的地块呈现出密集且极端分化的状态,这些沿河沿街地块很可能是该处早期建成类型。这一带位于豫园园主潘允端宅第的南边,本是城中最为繁华之地,但此处的多数街区都是四边紧密排列的高分化小地块、而街区中央则为未充分发育分割的大地块这样的平面格局,强烈显示该地早期发育的历史循“仰盂圩”型聚落发展径路,其住宅从四周围合直至渐次填充街区中空部非建成地的进程。位于上海老城厢人民路大境路口古城墙上的大境阁,是沪城八景之一“江皋霁雪”景点和旅游热点之一。它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是一座结构精巧、造型别致的抱厦式三层楼阁。近代以来成为文人墨客云集之处,曾是著名画家吴逃禅、华墨龙、任伯年、朱屺瞻等作画、会友之所,著名昆曲教师陈风鸣、丁兰生,票友郁炳生等在此二楼成立“平声曲社”。宋银杏
乔家路
(梓园、乔氏、宜稼堂)
九间楼
徐公牌坊
书隐楼
清道署址
五大漫步区块与路线(选自1875年版《上海县城厢租界全图》)·活动须自行携带2-3支水笔,或至少一支红色水笔;
·活动谢绝迟到,请提前20分钟持有效证件签到领取耳机;日本京都大学历史地理学博士,现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历史地理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领域为聚落史地、区域史地与历史文化地理,近年专注城市历史形态学、古地图与近代城市地图等领域的研究。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重大等项目。出版专著《北江盆地》,编著有《近代江南城镇地图萃编》《上海城市地图集成》《旧城胜景》《温州古旧地图集》等,发表论文及各类译文、随笔百余篇。